第18届 2006年德国世界杯
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徽是于2002年11月19日在盖尔森基兴市的沙尔克体育场揭晓,赛徽的主体图案是由三张笑脸围绕着大力神杯,表示2006年德国欢迎八方来客。
2006年第十八届世界杯在德国举行,整个赛程将从2006年6月9日开始,至2006年7月10日结束,持续一个月时间。本届世界杯欧洲群雄在德国的土地上,合力将南美劲旅拒之于四强赛门外,捍卫了本届世界杯冠军将在欧洲群雄中产生。
本届世界杯继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后,又是一届防守风盛行的功利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仅录得147个总进球,平均每场2.3个进球,实在是小得可怜。效力于拜仁的克洛泽凭借5个进球就夺得了最佳射手,是自1962年智利世界杯以来,历届最佳射手中进球数最少的金靴奖得主,要知道本届世界杯无论是参赛球队,还是比赛场次都是1962年世界杯的一倍。
五届世界杯冠军--巴西队止步于八强,再一次验证了赛前被人最为看好的球队很难一路走到最后,但有趣的是淘汰巴西队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支98世界杯决赛击败巴西夺冠的法国队。而另一支南美劲旅阿根廷队则被认为是德国世界杯上打法最为华丽的球队,但最后仍被东道主德国队硬生生地挡在了四强之外。
实力强大、球星出众的两支南美球队双双被提早淘汰其实也是意料之中。在世界杯历史上,除了1958年瑞典世界杯之外(那届赛事巴西队夺冠,贝利横空出世),还从没有一支南美球队能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上夺得过冠军,充分说明了更讲究严肃纪律和团队作风的欧洲球队在拥有强大的主场优势下,实在是难以战胜的。尽管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南美球员在欧洲联赛踢球,但是作为一支球队,他们在全体队员如何克服地理、气候和心理状态上往往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在欧洲人的包围下,实力强大的南美人尚无法突围,且不说正处于上升状态的亚洲势力了。尽管经历了韩日世界杯上的疯狂,但是这一次除了即将在2007年实现“入亚”的澳大利亚队之外,其余4支亚洲球队均没有实现进入16强的心理预期,这也说明了亚洲足球的实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本届世界杯最让球迷失望的,当属盛产黑马的非洲球队了。由于参加决赛阶段的5支非洲球队中,除了突尼斯,其他4支球队都是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阶段,这不仅让球迷感觉陌生,就连他们自己恐怕也对世界杯感觉陌生。这4支新军当中最被球迷看好的是科特迪瓦队,他们拥有众多效力于欧洲豪门的天王巨星,但由于世界杯经验尚浅,又被分在“死亡之组”,结果科特迪瓦只能早早结束了他们在世界杯的处子秀,空留一身遗憾;反倒是最不声不响的加纳队,先后击败捷克和美国,提前杀进十六强,但好景不长,在16强决赛加纳队竟然遇上了五届世界杯冠军--巴西队,结果败下阵来,至此,非洲人只能寄望于4年之后的南非世界杯上取得真正的突破了。
小组赛里频繁出现的4比2、6比0、4比0的比分曾一度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届主打进攻的世界杯,但自从进入淘汰赛后,形势急转直下,进球迅速减少,前锋队员也开始集体“梦游”(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阶段均场有2.40个进球,但进入十六强淘汰赛阶段后,这个数字降到了1.71),与之相比,后防线上的球员却表现突出,卡纳瓦罗、图拉姆等勇猛异常,最终他们代表各自的球队,在本届世界杯(失球最少的两支球队)相会在了决赛场上。
“进入复赛之后,人们似乎不再关心赢球而是关心不输球”,国际足联技术研究小组成员库比拉斯的说法一针见血。的确,思想上的极端谨慎造就了赛场上的按部就班,甚至可以说是死气沉沉。而涉及到足球战术上来说,以里皮为首的战术大师们对本届世界杯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在意甲赛场上多年倾心经营“老妇人”的里皮早就习惯了稳扎稳打,而他也将他的习惯性打法移植到了本来就以防守著称的意大利身上,至此,里皮就铸造了4-4-1-1阵型。选择首发11人时,主教练则更倾向于选择单前锋,像吉拉蒂诺和托尼在小组赛阶段还能一起首发,但是到了淘汰赛阶段,两个人就只能轮流出场直至最终里皮敲定了托尼的绝对中锋位置。就连以攻势足球著称的阿根廷也是如此:尽管排出的是克雷斯波与萨维奥拉的双前锋,但萨维奥拉却一直拖在前锋之后很深的位置上牵制防守或伺机进攻。而除了青睐单前锋,教练们在防守上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一届世界杯赛事上各队都在采取区域防守和纵深防守,同时4后卫阵型成为主流,在全部的32支球队中只有4支球队采用三后卫阵型;而在这4支球队中只有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进入了淘汰赛阶段的比赛。要知道,在这4个后卫之前,每个教练还会选择如加图索似的铲球机器,让对方的进攻球员随时都会提心吊胆。
除了球队的阵型偏向保守,教练们的思想上同样保守,这造成了进球率的降低,同时也减弱了比赛的精彩程度。但是在近年来功利足球思想潮流的影响下,这是一种必然。在2004年欧洲杯上希腊队神奇夺冠、以及穆里尼奥、贝尼特斯等人不断取得成功的背景下,这种意识被无限推广和效仿,如今已是水到渠成。
德国已经为南非树立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榜样。世界人民一直期望着德国能主办一届组织良好的世界杯,而德国没有令世界失望。尽管他们的球队没能如愿捧杯,但东道主从世界杯中收获的,远远重于大力神杯。
事实上,直到世界杯即将开幕之时,德国人还在遭受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德甲联赛的黑哨丑闻、国家队的长期疲软、世界杯球场筹建过程中的问题,似乎让人们忽视了他们的精心准备。结果进入了6月之后,德国人令人吃惊地给世界送上了一份大礼,一向以刻板闻名的德国人能送出如此一届激情澎湃、热情似火的世界杯,一扫世界对德国人冷漠严肃的形象,德国国旗随处可见,屋前、汽车、街道上挤满了乐于助人的球迷。从慕尼黑到汉堡,从莱比锡到科隆,12座体育场接纳了超过330万的球迷,更多的球迷则在全国各地的大屏幕前日夜守候。一股空前的激情席卷德国,不同宗教、肤色、种族的球迷聚会在德国,无所顾忌地享受着世界杯带来的欢乐。
不仅如此,德国世界杯给整个德国还带来了很多实际利益。据德国媒体报道,通过本届世界杯的成功举办,2006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约将调高0.2到0.3个百分点。而根据德国劳工部的数据,自世界杯揭幕后,德国国内失业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此外,德国政府为了世界杯已经在公路、地铁等公共设施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这些投资将继续在世界杯后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长期的作用。
本届世界杯最注目的应该是冠军争夺战,比赛双方一边是被受“电话门”假球事件困扰的意大利,一边是淘汰夺冠大热门--巴西的法国队,而在比赛上更发生了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心口,被红牌罚下场(这场赛事也是齐达内的世界杯告别战,结果被红牌罚下场),最后双方在120分钟战成1-1,点球决胜意大利以总比分6-4击败法国,历史上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第十八届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资料
主办国家:德国
举办时间:2006年06月09日--2006年07月10日
最佳球员(金球奖):齐达内(法国)
银球奖:
铜球奖:
最佳射手(金靴奖):克洛泽(德国) 5个进球
公平竞赛奖:
冠军得主:意大利
亚军得主:法国
季军得主:德国